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5至17日,“2020年中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栖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果树所”)主办,栖霞市苹果产业信息与技术协会承办。

  我国是世界苹果起源中心之一,目前苹果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产量超过4000万吨,分别占世界苹果总面积的42.2%,总产量的45.5%,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全产业链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万,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在各地开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指出,近年来,随着苹果产业的内在构成要素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政、产、学、研、企之间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以实施科研项目和转化项目为纽带的协同攻关模式得到了进一步推广,科技创新要素驱动苹果产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产能的周期正在进一步缩短,有力推动了苹果及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环渤海湾、黄土高原两个优势产区和黄河故道重要产区及西南冷凉区、新疆等特色产区。

  但与此同时,制约苹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苗木带毒率高,化学药剂难以防控;栽培模式落后,树体管理技术繁琐;土肥水管理不科学,果园可持续生产能力不强;花果管理程序繁杂,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存在果品质量安全隐患。

  对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支持下,果树所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苹果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果树所提出“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技术主攻方向,根据不同苹果优势产区的立地条件和制约因素,研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在品种结构优化、栽植模式构建、修剪技术轻简、肥水管理高效、病虫精准防控、花果管理省力和果实品质提升等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和集成,构建区域性苹果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新示范推广服务模式,在不同优势产区示范推广,实现苹果生产省力降本、提质增效。

  同时,巩固优势产区,强化特色产区,在山东栖霞、甘肃静宁、辽宁绥中等苹果优势产区地建立绿色提质增效示范基地3000余亩;在河北承德、云南昭通等地建立了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1000余亩,有力推动了我国不同区域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果树所系统集成了“优化品种结构,无病毒苗木、无袋化栽培,负载量精准管理、水肥精量调控、病虫害精准防控,高光效修剪、高质量改土、高效益改园、高标准建园”(简称‘一优两无三精四高’)的10项关键技术,构建了涵盖品种、栽培和植保领域的技术体系,实现苹果高质量发展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其中,集成苹果重要病毒检测技术和高效脱毒技术,培育38个苹果优新品种无病毒原种,在山东、陕西等10个主产区建立苹果无病毒苗木栽培试验示范基地7个,提供36个品种苹果无病毒原种苗木2.5万株、无病毒接穗15万芽,带动推广苹果无病毒苗2300万株,全国无病毒苹果苗木原种90%以上来源于果树所。

  同时,筛选出矮化、早果丰产苹果砧木及砧穗组合20余个,集成高标准建园、幼树促发分枝等关键技术,实现栽后第二年见果、第三年亩产1500kg、第四年亩产3000kg。

  此外,针对新建果园,研发二维平面结果树形,优化三维树体结构,建立以扶强中干、开张角度、单轴延伸、保持适宜枝干比为核心的轻简化整形修剪技术体系,光能利用效率提高30%-40%,优质果率80%以上。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