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媒体报道

[央广网]开鲁县:以标准化推进鸡心果品质效益双提升

 

七月的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生机勃发。麦新镇水泉村邢桂福家的果园一片葱翠、果实累累。果园里,邢桂福和工人们正在架设防雹网。

“上这个网能防止果被雹子砸伤,还能遮光,以免光太强影响果面,果的品质好价格就错不了。”邢桂福乐呵呵地说,防雹网的安装将进一步提升果园标准化水平。

邢桂福(左)在铺设防雹网(胡建华 摄)

在吉日嘎郎吐镇标准化果园,开鲁县林业工作站站长孙世民正与乡土专家吴利民查看田间管理是否规范。提及标准化果园的“标准”,吴利民如数家珍:“标准园建设首先必须得有防护林,防护林能防止春天的风把花摇掉;地势平坦,方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节水的同时降低化肥使用量,生产绿色有机果品;林下种植矮棵的植物可防止地表温度过高、保水……”

开鲁县把鸡心果标准化生产作为推进林果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金钥匙”,作为提高果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着力在鸡心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开鲁鸡心果品质效益双提升。

孙世民(左)和吴利民在标准园里察看果树田间管理情况(胡建华 摄)

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的发展思路,开鲁县建成鸡心果标准化示范园 20处,发挥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沿303国道的东西带状廊道,沿开东公路、省道208公路、连通大广高速与锡林郭勒草原旅游通道的南北带状廊道,推动全县林果产业“一盘棋”发展。

“利用建成的20个标准化示范园,引领带动建设760个、3万余亩果园标准化发展。通过高纺锤形剪枝、生物防治和铺设防草布、反光膜、防雹网等标准化技术,使鸡心果产业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开鲁县林业工作站站长孙世民介绍说。

产业标准化,技术支撑是关键。开鲁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科研基地,构建起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专家团队+县级专业技术人才+镇级乡土人才的技术支撑体系。

水肥一体化技术省水减肥(胡建华 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相关专家来到开鲁县,针对当前鸡心果田间管理关键期开展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培训。“2022年8月,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开鲁县人民政府合作,建立了开鲁特色苹果试验站,两年来,我们从鸡心果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贮运各个环节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为助力开鲁鸡心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果农稳定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开鲁特色苹果试验站站长王志华说。

王志华(右一)指导生物防治技术(胡建华 摄)

从建园选址、果树修剪到田间管理的一系列标准化操作,五级联动的技术支撑体系,让30万亩开鲁鸡心果代县扬名、香飘国内外,开鲁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鸡心果之乡”、开鲁鸡心果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而标准化果园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甜透了果农的心。

“管理好了,5年以上的鸡心果树,一亩地平均能产3000斤,一斤能卖5块钱,除去人工等成本,一亩地至少能净剩1万元。如果林下种红干椒,一亩地还能多收入2000块钱。”吴利民嘴角扬起喜悦。(胡建华 张美娜 杨贵强)

编辑:魏全民


 

相关文章

TOP